师生情深 共筑柑桔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进仁
师生情深 共筑柑桔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进仁
师生情深 共筑柑桔梦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进仁
国庆节期间,学生胡高维为感恩张进仁教授,从蓉城奔向山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张进仁教授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县(市),离城20公里的偏僻乡村,1960年在一所中学念高中,正值青春少年,一心盼望十年寒窗,跳出“龙门”。因当时是论成份时代,学习成绩再好,也要当地村干部评语签订后方可读书的机会。张进仁教授回忆对笔者说,难忘的两件事:第一、当时学校的学生必须回农村“支农”到田间、要村干部加评语才能继续上学读书的规定。村干部评语是:“张进仁对劳动认识不够,劳动态度较差”使他无缘上学读书。第二、他第一次向班主任说谎:把村干部的批语改后他才跨进了“四川大学”读书的机会(他至今内疚)。张进仁在大学期间成绩优秀,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生物研究室”。从此,他埋头科研五十余年,单项专业培养研究生2人,优秀论文65篇,科技研发成果150余项,待培短训学员授课1000余人次。为中国柑桔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能忘记的情怀
他,2003年4月退休、现住北碚老城区,虽然看病、购物和出行等生活较方便,但整天过的是喧嚣的城市生活,尽管习以为常,但偶尔也会怀念在柑桔研究所生活了几十年环境幽静的日子,怀念他称为”甜蜜的事业的柑桔研究工作。2012年4月中旬是他心情最舒畅的一天、决定回所看看,环绕他所、约2000亩的范围走了一圈。他从歇马镇旁边的所光明村出发,经过吊颈湾、青冈林、彭家院、小桥、原奶牛场、宴阳初故居、试验场场部、返溪院和白鹤林,又回到歇马,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在果园里,他漫步在近几年才修好的纵横交错、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上。春光明媚,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身上沁出了汗珠,十分惬意;白色的桔花点满枝头,一群群蜂蜜嗡嗡的寻觅着采蜜;一群群鸟儿在林间嘻戏,鸟语欢歌,一阵阵桔花幽香飘来,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啊!这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也是他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研干部和行政干部每周一天雷打不动和农场工人一道在果园里劳动,以及他周年四季在果园里采样和做实验,也常享受那样的美景,为什么不像今天这样感受更强烈?也许失去了的东西才觉得更珍贵,也许他在怀旧,触景生情,也许在职时酸甜苦辣奋斗的经历又一幕幕的涌上了心头;也许穿越时空,光阴荏苒,感叹岁月流逝太快。他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不能自禁,像初来的游客,在梦幻中尽情饱览这优美环境。当他途中散步到青冈林堰塘时,情不自禁的拾级而上,到达返溪山顶,瞻仰1960年10月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的元勋——老所长曾勉教授的纪念碑后,索性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带着柑桔花香的春风又拂面而去,温馨的感觉不容抗拒地占据着他的心扉,对面山林报春鸟的叫声,像催眠曲一样,使他真想在此睡上一觉,做个美梦。不!他还想要欣赏几十年来虽无数次在此逗留,但却无暇好好欣赏过的美景。登高望远,山下四周景色尽收眼底,环绕着翠竹掩映,阿娜多姿的返溪河和磨滩河的土地上,一片片绿油油的柑桔果树层层叠叠,蔚为壮观。他记得很清楚,这些果园有:我国规模最大、保存种质最多(1268份)的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柑桔选育种材料圃、柑桔高产栽培果园、优质脐橙果园、柑桔辐射诱变育种果园以及在生产上推广的各种柑桔优良品种果园等等。远处隐约可见的一大片柑桔苗圃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一箱箱、一垄垄排列整齐,其设施先进,算得上是现代化的柑桔苗圃。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有几处一束束玻璃反射的光线分明,告诉他那是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和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使用的温室、网室。他在努力寻找远处他曾经居住的楼房,那一幢幢宿舍已掩映在茂盛的树林中,成为十分幽静的居住小屋。在一片绿色海洋的周边,坐落有序地映衬着生物楼、综合实验楼、国家柑桔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的实验楼和中试车间、柑桔果实贮藏库、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实验室、柑桔技术培训中心、研究生公寓、外宾招待所以及职工居住新区等等楼房。临下山前,他再次依依不舍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看不够的美景啊,坐落在缙云山麓下的这块土地,这就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研究机构,使他欣喜、怀念和自豪。
无惧风雨 成果辉煌
他与柑桔研究所有着割不断的浓厚感情。对过去的岁月十分的怀念,所以意犹未尽,还想去看看他曾经工作和搞科研的综合实验楼和生物楼。在歇马午饭后,他又乘机动三轮车沿两旁生长郁郁葱葱树木的乡村公路返回所里。原来的办公室大楼是解放初期修建的砖木结构三层楼房,饱经沧桑,不堪重负。在农业部关心和支持下,如今旧貌换新颜,于2009年3月在原地基上,占地六千平方米,六层楼高、外观新颖的综合实验楼已经落成。大门前,“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门牌,使人们一下就明白了他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新楼前经改造后层次分明的庭院更加美观。沿石梯拾级而上,在两侧的苍松翠柏丛中,我国柑桔科研和教学的老前辈吴耕民、章文才、林孔湘和曾勉等科学家的塑像使人仰慕。上完台阶,他进入大楼参观建所50年成果展览,进一步了解该所柑桔种质资源与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栽培与生理植物与保养、贮藏加工、质量安全与标准、柑桔信息与产业经济等7个研究领域取得的150余项科技成果以及科技开发的进展情况,展现了他所作为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我国柑桔产业的高速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所半个世纪开拓创新传承积淀下的深厚根基和文化底蕴,使他感触颇深。走出大楼,他迫不及待地回到离开9年又那么熟悉的实验室,与他退休前相比,装修一新,大量先进的科学仪器、试验设备使他满心欢喜,好生羡慕。曾与他一起搞科研的中年同志向他介绍了当前柑桔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使他知晓了不少新的知识,受益匪浅,看到许多陌生面孔的年轻同志都忙于科学实验,经介绍,知道他们均具有较高的学位,风华正茂,思路敏锐,对科研鉴往知新,对老同志热情和尊重,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研究所的希望,他感到十分的欣慰。回所一天的经历,他回味无穷。打算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是”的季节,再回所看看硕果累累的景象,品味丰收的喜悦。柑桔研究所已走过50多年的历程,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是几代柑桔所人:艰苦创业、呕心沥血、励精图强、孜孜不倦、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尤其是2005年7月他所合并到西南大学以来,在学校的关怀支持下,充分利用院校共建的新体制及科教资源高度整合的优势,所里的发展速度更快,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上半年竣工的四千平方米、五层楼的柑桔研究所研究生公寓是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的建筑,为校所共同培育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直以来,所领导和全所职工秉承“壹志嘉树、修远求索”的立所精神。齐心协力、不畏艰辛、矢志不渝、永无止境地攀登,决心为我国和世界柑桔科技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他们相信,柑桔所明天一定更加的美好!
后记:
张进仁教授的学生胡高维,于2013年10月3日见到了敬仰的老师和师母,十分高兴和兴奋,师生共同回顾了过去,周进仁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原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为专家,有的已离开了这个世界。已取得高级农艺师职称的胡高维祝福老师保重身体、快乐生活,并表示今后会常来看望张进仁教授……。(高维维 胡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