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波:关于达川区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的现状与对策
高 波:关于达川区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达川区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的现状与对策
达州市达川区老科协 高 波
近来,对达州市达川区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的调查中发观,由于山区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规模养殖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因此,提高科学养殖、科学防疫理念是山区规模养殖出路所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址和建设不规范
一些饲养场在选址中注重的是建设成本低、饲喂方便,而不考虑利不利于疫病防控;布局极不合理,由于山区文化相对落后,有的甚至讲究风水不顾防疫要求,生产区、生活区、工作区、外宾接待区不能摆在应有位置;设施简陋,全区约1/2的场不建动物疫病隔离观察室、消毒池、沼气池,2/3的场不设病死动物生物安全处理区。
2、业主和饲养管理人员防疫意识淡薄
部分人因为了享受养殖补帖而从事养殖,动物养殖、防疫科技知识知之甚少,依靠的是聘请兽医和听任他人经验。聘请兽医大多是无兽医职业资格证书的跟师学艺人员,虽医病有一定经验,但防病知识欠缺。聘请饲养员更是不管有无文化和饲养管理经验。以上问题的结果是在接受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管理和实施科学防疫上大打折扣。
3、片面看待问题免疫误区多
a、一味听信疫苗推销商的“利益”宣传,认为不要钱的国家统购疫苗质量差,而宁可拿钱去购推销商的疫苗。然有的疫苗非国家正规厂家生产或因运输、保存不当导致免疫失败。在达川区饲养量万头以上的8个场中,有3个场基本不使用统购疫苗,其它场也只是部分使用统购疫苗。
b、不能正确对待专家观点。如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中就存在两个误区:其一是部分场对专家“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可能诱发该病产生”的观点理解上断章取义或者说理解不深刻,所以产生了“不免为好”的错误认识,8个万头猪物基本只免普蓝,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成空白。其二是用普通蓝耳病疫苗代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他们不了解二者的区别,认为只要是蓝耳病疫苗就行,从而带来不良后果。
c、个别自免小场仍按散户程序免疫,群体抗体水平差。
d、总认为建立免疫、消毒、生物安全处理等档案是多余的,80%的场档案由乡镇兽医事后代建,不能真实反应防控情况。
4、程序混乱造成免疫失败
一是个别场认为商品用动物饲养周期短,注射一次疫苗就行了,而不严格按照农业部下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实行加强免疫,导致动物抗体水平低,维持时间短。二是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不当。同种疫苗首免、二免、三免时间过短过长,出现免疫记忆低和免疫抗体浓度低等现象,不能抵御外毒的浸袭;三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导致疫苗间互相干扰,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四是首免时间不合理,造成免疫失败,特别是猪瘟免疫最为突出。如果母源抗体过高,疫苗抗原部分被中和,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反之母源抗体消失后才注射疫苗,将会出现免疫空白期,又会结病原微生物造成可剩之机,导致动物发病。
5、管理粗放增大了疫病发生风险
一是卫生条件极差,一些小型场不定期清除粪便,动物长期生存在潮湿和恶臭环境中,极易生病;二是无防寒防暑措施,夏季不采取人工降温,冬季不保温防寒;三是不注重营养需求和科学饲喂,任意变更饲料,甚至随季节什么多就喂什么。城区周围以潲水为主,既影响食品安全,又带来疫病风险;四是允许外来人员任意进场,又不按入场制度行事,引病入场时有发生。
6、未有效消毒影响杀菌效果
一是不注意消毒前的清除粪便、洗涤脏物,认为只要定期进行消毒就可以了;二是浓度配制随意性大,不按说明配制比例,不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三是大部分养殖场只注重对鞋子的消毒,而对外套、器械却根本不进行消毒;四是选购消毒药品盲目,不注意其主要成分,不能针对杀毒对象选药;五是许多场都是长期使用同一类型的消毒药,很少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交替使用,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二、应对措施
1、选址科学,建设规范
a、充分认识发展与防疫的依存关系。树立要发展就必须搞好防疫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少走弯路,少受损失,多创效益。
b、选址要树立利于环境保护和便于防疫的意识。场址要远离交通主干道、居民点、厂矿、畜禽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和人口流动量大的车站、机场、港口等场所。
c、场的建设要实用科学。建场前要认真征求畜牧兽医和环保部门意见,合理安排生产区和生活区位置,建立兽医室、消毒室、隔离圈,设置病害动物及污水、污物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利于从源头上根除动物疫病发生。
2、以人为本,强化责任意识
预防疾病的诸多因素中人是重要因素,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能将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到每个环节。养殖场各类人员平时应积极参与动物疫疫病防控部门的知识培训,了解疫情动态,更新观念,增添新的知识。首先是养殖场业主应加强学习,懂得基本的养殖知识和管理经验,利于正确、及时处理来自住场兽医和管理人员的请示汇报;聘请的住场兽医要认真考察,对传统的跟师学艺一知半解者和虽有文凭但只能纸上谈兵者皆不能用。聘请的饲养员至少应做到讲究卫生、遵守规章制度、愿意接受并能够按照科学方法从事养殖工作。
3、严格消毒,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消毒是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的一项有效措施。规模养殖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消毒:
a、车辆进场消毒。进入养殖场的所有交通工具必须通过消毒池,并进行喷雾消毒,池中的消毒药水定期更换。
b、进出人员消毒。外来人员进入场区时,应严格按照“更衣、换鞋、喷雾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的程序后,方可进入。养殖场工作人员自身在传播疫病中的作用易被忽视,巡查畜(禽)舍、接种疫苗和注射药物都有可能传播疾病。进入舍饲前必须对胶鞋浸泡消毒,手清洗消毒,并换上消毒衣物后才能进入舍饲区域。
c、定期预防性消毒。规模养殖场消毒应做到“3天一小消,半月一大消,动物变动随时消”,即3天对栏舍、通道、墙面、食槽、饲养用具等进行一次消毒,半月对生产区内环境、运动场等进行一次消毒,动物引种、出栏和转圈等即时消毒。
d、临时紧急消毒。发生传染病时,严格采取封锁、隔离、扑杀等措施外,疫情期间在全场全面消毒,每天一次。疫情停止后,全场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e、免疫环节消毒 打针人员免疫前对手进行浸泡消毒,对鞋进行喷雾或浸泡消毒,对耳标及耳标钳浸泡消毒,煮沸消毒后的注射器使用前表面用酒精棉球消毒;免疫接种部位注射前后要用2~5%碘酒或75%酒精严格对注射部位消毒。
4、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减少疫病发生风险
a、严禁牲畜、肉贩子串场。牲畜、肉贩子进入场内选购动物危害极大,他们在市场、屠场任意相串,又不注意洗手消毒,直按在动物体上东抓西摩,极易将病原微生物带进和相互传播,所以对贩子进场必须予以禁止。
b、限制参观人员随意进场。养殖场应做到谢绝入场参观。对难以为情的任务性参观,尽量要委婉拒绝。确需者,必须按照入场要求严格消毒换装。
c、严格控制驻场聘请兽医外出就诊。在实际的工作中,驻场聘请兽医外出就诊带进病原微生物引发疾病时有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原则上应禁止驻场兽医外出就诊。
5、实施科学免疫,有效防控疫病发生
免疫质量的好孬特别是抗体水平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即使免疫针打得彻底,也会出现抗体水平低的现象,但只要疫苗有效,针打彻底,按规操作,程序合理,就能保持群体较高抗体水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建立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监测工作。接种疫苗时应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严格掌握接种疫苗时机,以确保接种效果。另外,在一些疾病流行季节来临前,通过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入一些预防类药物可以起到辅助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a、严格免疫程序。重大动物疫病必须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免疫计划实施免疫,非重大动物疫病要根据本地本场情况并征求当地兽医部门意见科学制定。一是要避免多种疫苗同时使用。每种活疫苗最好单独使用,并间隔一定的时间(每种疫苗的注射时间最好间隔一周以上),再免疫另一种活苗,避免其产生互相的干扰作用,影响免疫效果。若想混合使用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试验证实各种疫苗互相干扰性弱,混合使用效果确实可靠;二是按规加强免疫。首次免疫后,应按程序对畜禽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加强免疫,尽量发挥畜禽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三是首免时间合理。尽量改变骟割时才实行首免等传统做法,按所订程序按时免疫,确保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四是杜绝随心所欲改变免病种前后顺序,避免错过最佳免疫时期。
b、使用有效疫苗。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保存、运输、使用生物药品,对瓶子破损、封口不严和过期疫苗坚决不予使用。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运输贮存要求,常温保存要避免低温,低温保存的要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运输的次数越少越好,运输的路途越短越好。拿回的疫苗必须火速进冰箱冰柜。
c、免疫前仔细健康检查。免疫前仔细向饲养人员询问有关情况,对已病动物不予注射,疑似患病动物暂缓注射。但对因故未免的要及时补针,以免长时间处于免疫空白期。
d、按规免疫操作。一是正确选择最佳免疫途径,不能图省事,必须注射的不能饮水或拌料,该皮下注射的不能因为肌注方便而肌注。禽类饮水免疫前注意限水;二是要消除影响免疫效果的不利因素。禽类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饮用水应选用蒸馏水或深井冷开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剂和金属离子。注射用针头不能过大,防止疫苗回流;三是要杜绝一颗针头打到底的做法,大家畜要一针一头,小家禽至少一舍一针或一批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e、避免危害药物使用,防止影响免疫效果。禁止使用对该种疫苗敏感的药物和含这些药物的饲料,在免疫接种前后一周左右不要使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或有此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防止影响免疫效果。
f、坚持常年性测抗,做到有的放矢。免疫监测虽是一项较为具体的工作,但它是目前检测免疫水平的最为有效方法。养殖场也应配置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精的专业人才,才能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场内不仅要应用试板简便、快捷测抗的优点,随机对场内动物开展现场测抗,而且要配合各级动物防疫实验室定期开展实验室测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抗体水平情况,增大免疫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加免抗体水平低的动物,确保较大范围动物抗体保持较高水平,根除动物疫情不稳定因素。
6、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a、坚持自繁自养。育肥场应根据饲养量和出栏量合理饲养公母畜禽,减少从外引进,杜绝外疫传入。育种场必须引进种畜禽时,要在兽医或动物检疫员指导下进行。
b、增加机体抵抗力。采用科学饲料配方,尽量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增加动物的抵抗力。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饲料配方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对不同日龄、不同季节分别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满足动物体的营养需要,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
c、保持圈舍卫生。要务必注意圈舍干净卫生,既要勤扫圈、勤冲洗,又要保持圈舍通风干燥。
d、注意防寒防暑。防暑要保持空气对流,防寒可因地制宜用草苫或塑料薄膜等遮挡物提高舍内温度。
e、按规无害化处理。必须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和污染物、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乱丢乱弃。
f、及时诊治疾病。对疑似重大动物疫病要及时报告,切忌久拖不报,隐瞒疫情。一般疾病也要及时诊治,果断处理,才能确保畜禽健康生长。
三、总结
1、山区规模养殖动物疫病防控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它不仅需要严格的技术措施,而且还需行政措施加以规范,才能在整治和发展中起到好的效果。
2、在实施技术措施中不仅要以免疫、消毒、监测为重点,而且还需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日常管理,采用综合防控措施。
3、免疫工作关系方方面面,不能简单地把免疫定位于只是打针,与之相关的疫苗选择及其保存、使用,免疫程序等都必领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