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 袁军】2025年9月10日,一场高规格、跨层级的专题调研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展开。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草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吴波主任率专家团队,应都江堰市神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贾学刚邀请,深入蒲阳街道棋盘社区,就“幸福村幸福草产业模式”进行实地考察与战略部署。这不仅是一次产业调研,更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迈向系统化、国际化、标准化的重要里程碑。

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融合,开创党业融合新范式
本次调研汇聚国家级智库力量与地方实践先锋。参与人员包括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草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吴波主任、古理全副主任、胡高维副秘书长、王光举副秘书长等权威专家,与合作社创始人贾学刚及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领头人胡科共同研讨产业发展路径。

吴波主任明确提出,要以幸福村为核心示范单元,系统推广幸福草种植,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机制,实现荒山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委员会将建立“幸福草·幸福村”功能性党支部委员会,突破传统党建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从神农尝百草到胡科开山育百苗:一个乡村振兴的巾帼故事
都江堰市神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科的创业故事,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2012年,她辞去稳定工作,带领汶川县三江镇农民团队开辟400亩荒山变药园,创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机制。

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技术创新,胡科团队不仅带动30余名妇女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还获得“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和“返乡创业女带头人”称号。2021年以来,她进一步瞄准“中药+民宿”产业融合,借助都江堰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集药膳、药浴、理疗于一体的康养服务新业态。

全球视野下的生态农业创新网络
2025年8月31日,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草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已在四川启动全国示范性幸福草产业部署会议,确立了科学严谨的申报机制:由村党支部申请,经乡镇批复、县级审定后上报,经专家实地考察后纳入项目网络。

该计划将推动传统农林作物向幸福草种植转型,结合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鹅、鸡、鸵鸟、鱼等)形成循环农业体系,高效利用荒山、荒坡、田边、路边、河边等土地资源。泸州市海潮镇作为重点试点,已率先开展河道两岸幸福草种植。

委员会将依托县级农业、科技等部门推进合作,以县为单位打造“幸福草”产业品牌,最终在全国建设一万个“幸福村”,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农业创新网络。

国际视野与中国智慧的完美结合
此次都江堰调研特别邀请联合国中医专业委员会对外联络部办公室副主任胡高维参与,凸显了项目的国际视野。幸福村、幸福草技术作为中国特有的生态农业技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如今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产业升级,将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球方案。

专家团队下午还专程考察了
"松合泡桐"人才培养计划,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这种将国际化视野、国家级智库、基层创新实践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展现出中国在可持续农业与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

都江堰市神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表明,通过系统化产业布局、创新型组织机制和全球化市场视野,中国正在开辟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由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草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指导发布,都江堰市神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实践案例 图文由受访者提供)